摸屁股的是个孩子,所以大家不要放过他?丨今日话题
作者/丁阳 洋洋得义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现象,而且往往以“正义”的名义出现。
网络暴力无法保证自己的“正义”,一些网络暴力根本与不道德、不公正毫无关系,完全是基于猎奇和娱乐心理,充满了盲从和宣泄因素。
想要建设一个好社会,就要对网络暴力不断采取针对性的行动。
“别说了,能不能人肉一下,不能让姑娘白挨打啊”“8岁!他还是个孩子!请大家不要放过他!”——在一起“伸张正义”的舆论事件中,我们应该容忍其中的网络暴力吗?
在实施“正义”的名义下,尤其容易埋藏不被注意的网络暴力
前几日,一则发生在上海迪士尼的视频火了。据说是因为被8岁男孩“摸了屁股”,一位女性上前理论,结果被男孩妈妈又打又骂,在视频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位母亲不仅骂的话相当难听,动手打人时的面貌也异常狰狞,而被占了便宜的女孩则相当被动。
打人的男孩妈妈因凶恶狰狞的形象遭到网友一面倒的谴责
在性骚扰被全社会讨伐,熊孩子也被嫌弃的舆论环境下。人们会怎么看待这起冲突不言而喻——几乎是全民谴责这位男孩妈妈。一些高赞评论表示,小孩子未必是无意碰到的,这种情况需要警惕;还有人敏锐地指出,“小孩子可能是无意碰到的,但是这个妈妈的行为其实是告诉了孩子,即使你是故意摸的也有当妈的给你撑腰,流氓就是这么教出来的。”而在舆论关注之前,警方已经有了行动,男孩母亲丁某赔偿女游客蔡某1000元。
当事人经济上被惩罚,舆论上受谴责,按理说事件到此结束即可。但让人无法装看不见的是,在谴责这位男孩妈妈的舆论声浪中,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别说了,能不能人肉一下,不能让姑娘白挨打啊”,这条评论有3万8千赞;“人杰地灵地方来的,畜牲妈带畜牲崽”,1万赞;“屁股一撅就拉一坨崽,只管生不管养,垃圾培育场”,9千赞;“垃圾都是一窝一窝出现的”,7千赞;“猜产地了,苏北白完予象”,1千赞。还有人建了#迪士尼摸屁股 人肉#这样的标签,已经有一千四百多条内容,阅读数500余万。标签下很多人表示,“8岁!他还是个孩子!请大家不要放过他!”
这次网友发起的人肉甚至造成了误伤
这句话有戏谑成分,是人们对“轻饶孩子”这一现象反感而产生的固定句式。然而在这个谴责、喷脏话、歧视、人肉此起彼伏的大狂欢场合,这就是一句真心话。还记得不久前“对摔狗者发出死亡威胁”事件中,逗狗儿童所在学校班级都被人肉出,并被威胁的事情吗?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威胁,一起赤裸裸的网络暴力。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现象。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联系大量陌生人从未像现在这样容易,而行为粗鲁或者恶言漫骂给施暴者带来的成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低。微博这样的工具甚至赋予了人们直接与名人或者新闻中的陌生人沟通的能力,而让自己的憎恶之情影响到当事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表粗鲁、带有攻击性的言论。又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你的叫骂不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或者就业前景,因此很多本就有攻击倾向的人都变成了“网络暴民”。(海伦·刘易斯《铲除网络空间的“恶”》)
有人会强调网络暴力存在的合理性,甚至抗拒“网络暴力”这个词,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类事情通常是“正义”的,他们是“网络侠盗”,是“锄强扶弱”,怎么能叫“暴力”呢?甚至一些学者也认为,网络暴力的一大特点是,参与者打着道德的名义对自认为不道德、不公正的现象进行讨伐。在他们眼里,要不是他们参与讨伐,这位男孩妈妈岂不就被轻轻放过了?
网络暴力无法保证自己是公正的,甚至与道德、正义毫无关系
然而网络暴力的参与者,是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是处在公正位置的。前面提到的“对摔狗者发出死亡威胁”事件,那些发起人肉的爱狗人士和大学生,何尝不是把自己的做法当成了“伸张正义”,何尝不是顺着舆论行事?只不过是后来媒体强调他们骚扰得太过分,以致摔狗者家人要割腕自杀后,舆论才出现了反转。
网络舆论对一件事进行评价的可信度,是相当可疑的。媒体或自媒体可能会把一个事件塑造为完全不同的面目,舆论评价就会相当不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法律案件、人类数千年的法制文明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有罪无罪,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必须要有充分的调查,法庭上要给被告反驳的权利,要经历法庭质证,还需要非法证据排除。只有经过这些程序,法律的判决才有可信度,就这样,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还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错案。
更何况,一些网络暴力根本与不道德、不公正毫无关系,完全是基于猎奇和娱乐心理,充满了盲从和宣泄因素。
发生在一月前的庆阳女孩跳楼事件,就是一个典型,而且是一个从现实延伸到网络的暴力围观事件。从网友发布的现场视频来看,在救援人员劝导李某某的同时,楼下却不断出现起哄的声音,有人鼓掌,有人让她赶紧跳。“从下午1点多跳到6点多,跳不跳啊,怂怂把驴都怂倒了!” 现场网友拍摄的一个视频中,一名女子这么说道,旁边有人闻言哈哈大笑。这些围观视频上传到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实时直播,有的视频标题就是“你总是不想跳啊!”“要跳赶紧跳,影响交通的!”评论里是“倒是跳啊,坐那儿犹豫什么?”“快跳么,看完你跳楼,我还要去接娃娃了。”短视频平台出现自杀跳楼的视频,并不是孤例,而且评论中总是充满了起哄的人,“上去踢一脚”“走开让跳”“不想活了让跳么,谁又挡不住一个不想活的人”……
庆阳事件中,从快手到微博和贴吧李某跳楼的四个多小时,庆阳市民有百人以上围观,有几个人在现场起哄,鼓掌,有十多人(或更多)在快手之类的直播平台发布含有鼓动,讥笑跳楼女子的语音和文字的小视频,催促李某"要跳就快跳",言行丑恶至极。
然而在此之后,轮到庆阳人被地图炮式地“网络暴力”。大量非庆阳籍的网民涌入庆阳贴吧,上数百条污言秽语难以尽述,有人称“让庆阳来一场地震”要震死全庆阳人,有人称最好给庆阳来一颗“原子弹”,马上有人跟贴“我捐两颗”。甚至有人造谣某地五十名庆阳籍员工被辞退,原因是“因为你是庆阳人”,还有人造谣某高校一名学生被同宿舍的舍友狂揍,理由是“谁让你是庆阳人”。有人还搜索到了涉事教师吴某上大学的儿子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在各贴吧(包括他就读的大学贴吧)大范围散发,用诱导的语言引导大学学生"鄙视他",看不起他,希望学校开除他,称"就是要让他也去死”。
杜绝网络暴力不容易,但好社会应该对此坚持不懈
以上这些都是“网络暴力”,无论是否打着“正义”或“道德”的旗号。那“网络暴力”与“舆论谴责” 有何区别?区别就在于是否“克制”,一旦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谩骂性、诽谤性等言论,采取侵犯隐私的人肉手段,以实现情绪宣泄为目的,就可能涉嫌网络暴力。
想杜绝网络暴力,可以说非常不容易。因为在网络之上,人与人之间是物理隔离的,以色列海法大学201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争论当中,如果参与者相互之间无法看到对方的眼睛,争论就更容易变得不文明,这是网络世界所特有的问题。
但是,想要建设一个好社会,就要不断采取针对性的行动。舆论必须有反思,必须发出正确的声音,在迪士尼“摸屁股”这样一边倒的事件中,也要坚持批评网络暴力。
同时,法律上也要采取行动。2006年美国发生13岁少女梅根不堪网络暴力因而自杀的事件后,美国法律界就开始进行相关法律建设,到目前为止 ,美国将近半数的州均有涉及网络暴力的法律条文,对实施网络暴力行为的量刑由三个月到十几年不等。对于我国来说,也要考虑推动《反网络暴力法》的制定,明确平台责任,明确个人责任,考虑不同级别的惩罚手段,从禁言、注销账号,到行政罚款、行政拘留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等。
梅根母亲手持梅根的遗照
英国作家安东尼·克拉瓦恩曾经表示:“二十世纪80年代我经常去现场观看球赛,整个场面相当可怕。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置身于一群像猴子一样喊叫并向黑人球员乱扔香蕉的人当中。”而如今,这种行为现在在英国已经闻所未闻了。这表明,不好的社会现象是有可能得到治理的,只要社会各界不懈努力,我们期待“人肉孩子”式的网络暴力总有一天不再成为困扰社会的问题。
↓↓↓ 还没完,末尾有福利!
识别二维码,或“阅读原文”,参与腾讯新闻天天领现金红包活动!